![]() |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4811
威望:9423 點
金錢:6911 USD
貢獻:125246 點
註冊:2023-03-03
24小时最新全球实时新闻汇总09-11美国 川普关税案11月开庭 最高院速审 美媒:闪电般速度 美国最高法院九日宣布,正式开始审理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诉讼,预计十一月第一周将进入言词辩论。 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后,四月提出对等关税政策,但几家中小企业与州政府提告,认为川普无权这么做;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五月判决,联邦法律未授予川普无限权力向美国贸易伙伴课征关税,但川普政府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上诉法院的十一名法官八月卅一日以七票对四票裁定,川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课征关税的政策违法,但予以宽限至十月十四日,让川普政府得以上诉至最高法院。 川普日前上诉最高法院,并表明希望最高法院“快速裁决”,盼十一月可以进入法庭辩论。美联社报导,以最高法院的标准,这可谓闪电般的速度;案件审理期间,关税将维持不变。 先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表示,如果法院判政府关税政策败诉,美国将赔偿给已收关税国家五千亿美元;川普则警告赔偿金额上看一兆。 控告川普政府的小企业和各州政府也同意加快时间表,主张川普对几乎所有国家的商品征收进口税,让他们的企业破产。 代表这些小企业的“自y司法中心”资深律师史瓦柏表示,“国会才有权征收关税,而非总统片面决定”。 川普政府要求法官迅速仲裁,主张IEEPA赋予他监管进口商品的权力,取消关税将使美国陷入“经济灾难的边缘”。 美国 以色列炸卡达6死!川普怒:非常不开心 以色列9日对卡达首都杜哈的哈玛斯目标发动空袭,造成5名哈玛斯成员及1名卡达安全部队人员死亡。以色列据报曾事先告知美方将打击哈玛斯,但未提供更多细节,引发美国总统川普强烈不满,称对此事件「各方面都非常不开心」。 综合ABC及《路透》,一名美国官员披露,以色列曾告知美军他们计画打击哈玛斯,但未提供具体地点或详细资讯,这种模糊的通知使美军只能在卡达发生爆炸后推断是以色列行动。这名官员拒绝透露美国是何时收到以方警告,仅称「这不足以充分警告地区伙伴」。 川普则发文表示,他的中东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曾警告卡达,但「不幸的是阻止攻击为时已晚」。他受访时也直言,「我对此一点也不兴奋,这不是个好情况,但我要说的是:我们希望人质回来,但我们对今天的事态发展并不满意」,并承诺10日对此发表完整声明。 白宫新闻秘书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说明,美军在攻击发生前的9日上午通知川普政府这起「即将发生」的攻击,并称这次轰炸是「单方面」行动,而川普已与卡达官员通话,「他向他们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再在他们的土地上发生。」 卡达政府对此次攻击表示强烈谴责,总理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Thani)称此举是「明目张胆的攻击」,构成「国家恐怖主义」,并警告这可能破坏卡达居中调解的以哈停火谈判。但卡达澄清,在事发前收到警告的报导不实,称美国官员的电话是在杜哈已传出爆炸声后才打来。 此次空袭目标包括哈玛斯高阶领导人,其中死者包含流亡加萨的哈玛斯资深领导人、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雅博士之子(Khalil Al-Hayya),但哈雅本人在攻击中幸存。哈玛斯政治局成员辛迪(Suhail al-Hindi)告诉半岛电视台,该组织最高领导层在攻击中幸存。 美国 加强施压普丁!川普敦促欧盟"征收100%关税" 美国总统川普近日向欧盟(EU)提出要求,建议对印度的俄罗斯原油进口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表示美国将「同步」跟进欧盟的措施,加强向俄罗斯总统普丁施压,迫使俄罗斯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此举反映出华府在推动俄乌和平谈判受挫后,改以经济手段施压的策略。 根据《金融时报》,川普是在与美国及欧盟高层官员于华盛顿的会议中提出此建议,并由两位知情人士向CNBC证实消息。美国目前已对印度进口商品施加25%惩罚性关税,加上先前的措施,对印度的总税率已高达50%。印度方面则回应此举「不公平、不合理」,指出美国及欧盟对俄罗斯的贸易行为同样值得关注。 资料显示,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达到675亿欧元(约781亿美元),2023年的服务贸易额则为172亿欧元。印度驻莫斯科大使馆的资料则显示,截至2025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创下687亿美元新高,几乎是疫情前101亿美元的5.8倍。 川普的行动背景也与他对俄乌和平谈判的期待有关。先前川普曾在阿拉斯加会见普丁,并设下期限要求俄罗斯领导人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会面,但截至目前为止并无任何进展。 另一方面,川普也在社群平台X发文,指出美印双方已恢复贸易谈判,目标是解决贸易障碍。他称莫迪是「非常好的朋友」,并相信双方能顺利达成协议 美国 法官暂挡解职令 川普开除联准会理事库克受挫 美国联邦法官今天暂时挡下总统川普开除联邦准备理事会(Fed)理事库克(Lisa Cook)的举动。库克正对她遭解职一事提出挑战。 在备受瞩目的联准会利率会议前一周,法官柯布(Jia Cobb)批准了库克的请求,下令让她在诉讼期间得以续留联准会理事会。 法官柯布在意见书中认定,库克在某些主张上「极有可能」会胜诉,包括她认为川普违反「联邦准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因为对她的免职不符合该法规的「因故」(for cause)要求。 柯布补充表示:「维护联准会独立性的公众利益,有利于库克的复职。」 库克的律师罗艾尔(Abbe David Lowell)肯定这项裁决,称它「承认并重申了捍卫联准会独立、免受非法政治干预的重要性」。 罗艾尔指出:「允许总统基于没有事实根据且含糊的指控,非法将理事库克免职,会危及我们金融体系的稳定,并破坏法治。」 最高法院在近日一项裁决中表示,联准会官员只能「因故」被免职,这可被解读为意指渎职或怠忽职守。 柯布在今天的意见书中也指出,库克的案例是「联准会111年历史上」首次发生这类免职事件,并对川普政府指控的性质提出质疑。 柯布写道,「因故」解职并不包含纯粹因为某人在上任前发生的行为而将其免职。 乌克兰 参照“韩国模式” 泽连斯基提出解决战争新建议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26国承诺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计划,遭到俄罗斯方面断然拒绝之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又提出了以“韩国模式”,解决俄乌冲突的建议。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在接受法国《观点》周刊专访时建议说,韩国战争后虽然没有签订和平协定,但实现经济发展的韩国的剧本在乌克兰也可以重现。泽连斯基认为“韩国式”剧本的核心是美国的军事支援。 他表示,乌克兰也在努力确保像韩国那样拥有爱国者导弹等可信赖的安全保障。韩国依托美军建立强大防空体系并实现经济腾飞的经验非常值得重视。但是泽连斯基也承认,完全复制韩国安全模式并不可行。 1953 年,朝鲜战争交战各方在朝鲜半岛的北纬三十八度线签署了《朝韩军事分界线》。由于南朝鲜之间一直没有签署和平协议,美国和韩国于 1953 年 10 月 1 日又签署了类似于北约宪章第五条款的《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也就是美韩军事同盟条约。根据条约,韩美任何一方受到攻击时,另一方都要给予军事援助。随后美军进驻韩国并部署重型武器装备。目前驻韩美军共有 2.9 万人,这些美军掌握韩军战时指挥权,对韩国负有安全防卫义务。美国也承诺向韩国提供“核保护伞”。 由于南朝鲜之间一直没有签署和平协定,因此理论上讲两方目前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但是两韩军事停战协议到现在为止遵守 72 年,朝鲜半岛的和平局面也因此得以基本维持至今。 泽连斯基这次主动提出“韩国模式”,就是希望在俄乌两军现有的前线占据位置划分出一道类似于两韩“三八线”的停火线与军事缓冲区,暂时搁置乌东四地的领土归属权问题。由美国和欧洲国家保障乌克兰的国家安全以及战后重建。 目前泽连斯基的“韩国模式”仅停留在口头建议层次,美国欧洲及俄罗斯各有关国家未做出任何反应和表态。但是在日后的俄乌谈判中,“韩国模式”也有可能会成为谈判内容的一个参照物,以及未来停火协议的一个组成部分。 俄乌 乌军总司令:俄军今年已损失近30万兵力 乌俄战争从2022年2月持续至今,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Oleksandr Syrskyi)9日指出,从今年年初以来,俄军部队的损失已达到将近30万人。 据乌克兰《基辅独立报》报道,据乌克兰军方估计,自全面入侵以来,俄罗斯已损失了100多万人,其中约30%的伤亡发生在过去9个月。虽然俄罗斯并没有对外公布伤亡数字,但乌克兰官员表示,俄罗斯的损失大概是乌克兰的3倍。 瑟尔斯基在社交媒体Telegram指出,自今年年初以来,俄军损失达到29万9210人,将近30万人。西方各国在很大程度上接受并支持乌克兰当局的统计数据,英国情报部门8月曾报告,开战以来俄军已损失超过100万人。 波兰 俄乌交火致19起无人机侵入波兰领空事件,波兰请求启动北约第4条款 综合路t社、美联社、俄新社消息,9月10日,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在议会表示,当天夜间发生了19起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的入侵事件,其中大部分无人机是从白俄罗斯进入的。 这是北约成员国在俄乌战争期间已知的首次开火。图斯克称,已确认击落了三架无人机,第四架可能也被击落。他指出,“这一事实改变了政治局势。因此,经盟友间磋商,已采取了正式请求启动北约条约第4条款的形式”。俄罗斯驻波兰临时代办称其已受到波兰外交部的传唤。 波兰表示,在当夜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期间,有19个目标体进入了波兰的领空,并称已击落其中构成威胁的目标。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表示,已启动北约条约第4条款,根据该条款,联盟成员国可要求与盟友进行磋商。 俄罗斯驻波兰临时代办安德烈·奥尔达什则表示,波兰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在波兰被击落的无人机是俄方的。塔斯社报道引用其评论称:俄方“认为这些指控毫无根据”。 对这一事件,其他的各相关方反应不一。白俄罗斯表示,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空袭交火中,由于电子干扰,一些无人机偏离航向,白俄罗斯方面将其击落,并且已将相关情况告知波兰和立陶宛。白方指出,其通报“使得波兰能够及时应对”,“白俄罗斯将继续在与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信息交换框架内,履行关于空情信息共享的义务”。 白俄罗斯总参谋长帕维尔·穆拉韦伊科少将在声明中,并未说明这些无人机属于哪一方。他表示,“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夜间无人机交火中,白俄罗斯共和国的防空部队和值班力量持续跟踪那些因双方电子战设备影响,而偏离航向的无人机”。“其中一些失控的无人机被白方防空部队在共和国领土上空击毁”。 波兰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决定在48小时内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纳夫罗茨基说,这一情况是北约和波兰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时刻。波兰称此次侵犯是“一种侵略行为”,并标志着联盟成员国在俄乌战争中首次开火。 立陶宛外交部长则指出,目前并没有确认俄罗斯无人机进入邻国波兰的行为是有意为之。 意大利外长坚决谴责俄罗斯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的行为,称“这一事件极为严重且不可接受,它是对整个欧洲大西洋地区内部安全的侵犯”。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的行为“完全不可接受”,并补充说他将很快与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通话。 德国 德将提供数千架长程无人机 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 德国国防部长佩斯托瑞斯今天表示,德国将启动一项新的「纵深打击倡议」,提供乌克兰「数千架长程无人机」,协助基辅击退俄罗斯的入侵。 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在伦敦举行的乌克兰盟邦会议上表示,德国正在「扩展乌克兰削弱俄罗斯后方战争机器的能力,提供有效的防御」。 他指出,这包括加强「对乌克兰国防工业采购长程无人机的支持」。 佩斯托瑞斯表示:「作为倡议一部分,我们正与乌克兰企业签订多项合约,总金额达3亿欧元。」 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今年5月在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访问德国期间曾表示,柏林将协助基辅研发能打击俄罗斯领土目标的新型长程武器。 梅尔兹当时表示,两国国防部长将签署一份生产长程武器系统的合作备忘录,并指出使用上将没有范围限制。 以色列 以色列空袭卡达“斩首”失败!行动前川普被蒙在鼓裡 以色列9月袭击卡达首都杜哈,试图定点清除哈玛斯高层谈判代表哈亚(Ismail al-Hayya),行动代号“火焰之巅”,共出动10架战机。然而斩首未遂,哈亚幸存,但至少5名哈玛斯成员和1名卡达安全部队人员丧生。爆炸导致杜哈街头陷入恐慌,当地饭店住客甚至感受到强烈震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证实,他亲自授权行动,目标是“为10月7日屠杀负责”的哈玛斯头目。以军称目标建筑被哈玛斯用作指挥中心,但该组织否认。哈玛斯高层在事后发表声明称“真主让领导层幸存”,并称攻击失败。 卡达当局强烈谴责,称袭击为“国家恐怖主义”,违反国际法。卡达总理兼外长穆罕默德怒斥以色列“流氓行为”,强调卡达作为调解方并非冲突参与者。卡达表示,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15时46分,美国直到10分钟后才通知,显示华府事前并不知情。 白宫事后立场暧昧。发言人称消灭哈玛斯“是值得的目标”,被外界解读为川普默许,但川普本人否认曾下令,称“对今天的事情并不开心”。学者分析,此举损害美国在中东的信誉,因卡达是美国在波斯湾的关键盟友,境内设有最大美军基地。 袭击也使停火与人质谈判再陷僵局。哈玛斯仍扣押约50名以色列人质,其中25人被推定已死亡。人质家属批评内塔尼亚胡“破坏谈判气氛”,担忧亲人处境更加危险。专家普遍认为,事件将加剧地区紧张,并令原本艰难的和平斡旋更趋复杂。 日本 日俄关系恶化 日方决定关闭在俄全部6个“日本中心”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周三在记者会上介绍,日方已决定关闭在俄罗斯国内开展日语教育等活动、成为日俄友好象征的“日本中心”全部6处设施。林芳正称,“俄罗斯国内和日俄关系面临的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这是综合判断的结果”,解释此举是基于日俄关系恶化采取的应对措施。 共同社报导指,林芳正提及,今年1月,俄罗斯政府单方面停止履行与日本政府之间的“日本中心”相关备忘录的情况时指出:“这是决定关闭的重要考量因素”。他透露在向俄方通报关闭决定时,已就俄方的行为再次表示了遗憾。 据悉,俄罗斯内务部在7月30日和8月26日先后两次对海参崴(俄方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本中心”实施入内检查。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要求俄方确保中心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并指“正努力妥善管控相关情况”。 据了解,日本政府自1994年起在俄罗斯6个城市设立“日本中心”,旨在为俄罗斯的社会与经济改革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经营相关与日语讲座以及商务接洽,被认为助益于深化日俄双边关系。 委内瑞拉 川普派军舰加勒比海缉毒 委国总统部署逾2万兵力 赞(1)
|